生活 > 史海钩沉 > 正文

会说话到底有多重要?

作者:

冯梦龙的《古今笑史》中,有一辑叫“谀语”,短短四则,把我看喷了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简单翻一下。

桓玄篡位,床忽陷。殷仲文曰:“圣德深厚,地不能载。”

桓玄,东晋大咖桓温的儿子,也是东晋相国、大将军,权势熏天,公元403年,逼晋安帝禅位给他,改国号为楚(史称桓楚)。

桓玄登大宝那天,御座突然塌了,群臣大惊失色,侍中殷仲文淡定地说:“圣德深厚,大地都无法承载。”

这应该是冯梦龙洗《世说新语》的稿,原文略有不同:

桓玄既篡位后,御床微陷,群臣失色。侍中殷仲文进曰:“当由圣德渊重,厚地所以不能载。”时人善之。(《世说新语·言语第二》)

《易经》中有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之说,没想到被殷仲文信手拈来,化成“厚地难载圣德”。搁今天,一般就只会说“人类也阻止不了你什么什么”了。

可见,有文化的人,马屁都富含芳香烃。

把不祥之兆洗成祥瑞,《世说新语》中还有不少例子,如:

晋武帝始登阼,探策得一。王者世数,系此多少。帝既不说(悦),群臣失色,莫能有言者。侍中裴楷进曰:“臣闻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”帝说,群臣叹服。

司马炎上位时,循例占卜,问可传几代,结果得个“一”字。司马炎不悦,群臣失色无语,侍中裴楷解释说:“我听说,天得一即清明,地得一即安宁,君王得一,天下大吉。”司马炎转怒为喜,群臣心口都写个服字。

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气。”这本是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说的话,“一”其实是“道”,没想到老子的话,被裴楷这孙子用在这里,谁敢不服。

想起一喝酒的段子,说一对新朋友凑局,甲问乙酒量多少,乙竖起一指。甲问,一瓶啤酒?乙摇头。又问,一瓶红酒?乙继续摇头。甲说该不会是一瓶白酒吧,乙还是摇头。甲急了,说到底多少你自己说吧。乙说,一直喝。

可惜裴楷没听过这段子,否则他就不用那么累,直接跟司马炎说,“一”代表一直传下去。效果说不定更好。

建兴四年,西都倾覆。元皇帝始为晋王,四海宅心。其年十月中,新蔡县吏任侨妻胡氏,产二女相向,腹心合,自胸以上、脐以下分,盖未有之妖也。时内史吕会上言:“案《瑞应图》云:异根同体,谓之‘连理’,草木之属,犹以为瑞。今二人同心,天垂灵象。故易云:‘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’斯盖四海同心之瑞。不胜喜跃,谨画图上。”识者哂之。

晋愍帝建兴四年,公元316年,西晋被前赵(汉赵)所灭,衣冠南渡,司马睿即晋王之位,东晋开国,四海归心。当年十月,河南新蔡县一位小官吏的妻子生下了一对连体婴儿,腹部粘在一起,这在当时是妖异之事,不祥之兆,内史吕会上奏说:“根据古书《瑞应图》所载,世间万物,异根同体的,称为‘连理’,就算是草木,也是祥瑞。现在是连体人,就更加是天示吉兆。《易经》上说了,‘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’,预示着四海同心,臣心里除了喜悦还是喜悦,画图献上。”

比起殷仲文和裴楷的“群臣叹服”,吕会这一番硬角实在太尬了,所以“识者哂之”,就是有常识的人听了都笑话他。

对于吕会这么“会说话”的人来说,其实再多人笑他都无所谓,只要能把司马睿拍舒服目的就达到了。不过,也有一种可能,殷仲文、裴楷能得到“群臣叹服”,是因为桓玄、司马炎都明确表示很受用,“帝悦”,所以群臣才跟着“叹服”。吕会只换来“识者哂之”,估计,司马睿对这么夸张的谀语,“有少少接受唔到”,没表态,所以其他人才敢笑话吕会。

另外一个更搞笑的来自《世说新语》,颇能看出司马睿是相对清醒,不喜谀语之人。

元帝皇子生,普赐群臣。殷洪乔谢曰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。臣无勋焉,而猥颁厚赉。”中宗笑曰:“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?”(《世说新语·排调第二十五》)

司马睿喜得皇子,大赏群臣,光禄勋殷洪乔上表谢恩说:“皇子出世,普天同庆,臣无功受禄,惭愧之至。”司马睿忍不住笑了,说:“这种事怎么能让你有功呢?”

北齐武成生齻牙,诸医以实对。帝怒。徐之才曰:“此是智牙,主聪明长寿。”帝大悦。

这也不是段子,事见于《北齐书·徐之才传》:

武成生齻牙,问诸医。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,武成怒而挞之。后以问之才,拜贺曰:“此是智牙,生智牙者聪明长寿。”武成悦而赏之。

齻diān牙,牙床末端最后长出的两对臼齿,也叫真牙。南北朝时,北齐武成帝高湛长齻牙,很痛,问宫中御医,一个叫邓宣文的如实相告,说这叫齻牙,有人长得早,有人长得慢,这场痛苦迟早都要来的,来得晚不如来得早。高湛怒了,说那我就让你的痛也来得更早一些吧,说完把他痛扁一顿。后来高湛又去问另一御医徐之才,徐一听,下跪拜贺,说陛下,这是智牙啊,智商高的、长寿的人才会长智牙的。高湛大悦,重赏。

徐之才是当世名医,这充分说明,祖国传统医学不仅讲望闻问切,还讲说学逗唱,“长智齿说明智商高”这话,我也不只一次跟人开玩笑说过,但只能换来白眼,搁徐名医嘴里说出来,就能得到真金白银。

你看,会不会说话的区别,就是屁股开花跟心里开花的区别。

王世充有异志。道士桓法嗣自言解图谶,取庄子《人间世》《德充符》二篇以进,曰:“上篇言‘世’,下篇言‘充’。言相国当德被人间,而应符命也。”世充大悦。

此事在《北史》《隋书》《旧唐书》《新唐书》等正史中也都有载,且都比《古今笑史》更精彩。以《旧唐书》为例:

有道士桓法嗣者,自言解图谶,乃上《孔子闭房记》,画作丈夫持一竿以驱羊。释云:“隋,杨姓也。干一者,‘王’字也。王居羊后,明相国代隋为帝也。”又取庄子《人间世》《德充符》二篇上之,法嗣释曰:“上篇言‘世’,下篇言‘充’,此即相国名矣,明当德被人间,而应符命为天子也。”世充大悦曰:“此天命也。”再拜受之,即以法嗣为谏议大夫。

隋末群雄并起,相国王世充也有想法,一位叫桓法嗣的道士看出这一点,趁机献上一本《孔子闭房记》(汉以后流传的图谶之一,类似后世《推背图》,将改朝换代都说成是孔子预言),里面有一幅画,画上一男子手持一竹竿在赶羊,桓法嗣解释说:“隋帝姓杨,而‘干(竿)一’加起来是个‘王’字;王在羊后,说明王相国您要代‘杨’为帝啊!”

这还没完,他又献上《庄子》书里的《人间世》和《德充符》两篇,说前一篇讲“世”,后一篇讲“充”,加起来就是相国您的名字,这充分说明,您将像阳光雨露一样造福人间,应天命当天子。

王世充一听“大悦”,说既然是天命,我就勉为其难吧。于是接过图谶,立即封桓法嗣为谏议大夫。

生搬硬套一番,妖道即变四品大员,比炼丹修仙都好使。

四段谀语的最后,冯梦龙加了一句评论:“妖为德祜,病亦福征,六经反作妖言,诸子皆成符命。态臣贡谀,亦何不至哉!”

冯梦龙的意思是:正作邪时邪亦正,当异象、病灾都可以当成祥瑞,国学经典、诸子百家反而就成了妖言。这些惯于阿谀的奴才,还有什么是他们说不出口的?

2022-10-19

责任编辑: 东方白  来源:后代聊斋 转载请注明作者、出处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aboluowang.com/2022/1023/1819848.html